前言
2024 是個特別的一年,有幸在不同舞台完成了不同規模的分享:
- 2 場 Workshop : 使用 Pytest 進行自動化測試。 (公司內部、40 人)
- 2 場分享 : 建立 Code Review 的思維與團隊 (公司內部、30 人 & 100 人)
- DevOpsDays Taipei (社群演講,200+)
- HelloWorld Dev Conference (社群演講,100+)
前陣子意識到自己在職涯至今的每個階段,似乎都會踏上「分享」這條路,究竟是「喜歡」還是「擅長」,一時也說不上來。但開始體認到:在接下來的職涯中,這或許是個可以好好善用的「工具」。
今年在 DevOps Days 的最大收穫之一,是聽到 Ruddy 老師對於復盤的精彩分享,對於自己重視的事情,其實是需要有意識的「復盤」來精進。因此今天這篇文章,算是分享自己對於「分享」的個人復盤,紀錄自己對於「有效率且有效的分享」這個主題的理解,同時也希望能幫助到有緣人。
(如果你還不清楚復盤是什麼,歡迎你先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 【 Reading with ML - 05 】復盤+ : 把經驗轉化為能力)
前期準備
關於「標題設定」與「前期宣傳」
不論是內部分享或公開的社群演講,前期宣傳都是很重要的。
以我參與過的社群演講來說,在稿件確定入選後,會有機會能調整自己的前期宣傳,也就是揭露在網站上的「標題」、「議程簡介」和「聽眾收穫」。
儘管只是寥寥數行文字,但內容品質,會極大程度的影響活動當天的聽眾數量。
(除非你已經是知名度夠高的領域大神,那我相信就算只有神秘的標題,現場還是會爆滿)
在活動當天,潛在聽眾可能是在換場的過程中,才點開議程表查看接下來議程的簡介,如果能在寥寥數行文字中,精準地闡述你想表達的內容,以及聽眾可以帶走什麼,對於吸引人潮絕對是加分的。
當然,前提是初期宣傳的內容要「貼近現實」,可不能仿照標題農場的作為,寫得五光十色、內容貧瘠無比。
(參加研討會最害怕的一件事情:「精挑細選選定一個感興趣的議程,認真聽了十分鐘後,發現原來跟標題無關,是在賣產品」。)
我自己習慣在擬定大綱、草稿後,直接與 AI 工具進行討論,請它協助我產出「吸睛」且「具專業度」的「幾個選項」,我再從這些選項中,組裝出最終版的標題及前期宣傳內容。
(DevOpsDays 的聽眾數量遠超預期,萬分感謝,看到這個畫面頓時覺得付出的心力都值得了!)
關於「投影片」
先確定 Problem Statement 與 Core Value
我在 Ted 人氣講者這樣做搶戲投影片 這本書中讀到 :
我推薦你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出核心訊息,也就是你希望觀眾從這場簡報帶走哪一個最重要的概念。
你最希望觀眾記得的核心概念是什麼?
什麼是「核心概念」呢? 我認為包含兩件事情:
Problem Statement :
是什麼原因、問題的出現,而導致了這次的分享? (為什麼聽眾應該要聽你分享?)
Core Value :
聽眾可以從這場分享中帶走什麼?
為什麼在製作投影片前,釐清「核心概念」很重要呢?
第一個好處 : 在準備的過程中,有助於篩選素材。
過往準備投影片時,我常會採用「先發散、後收攏」的策略,先以 Brain Storming 的形式去發想自己可以講什麼,再將這些內容「塞」進一個框架中。
但後來發現一個問題:投影片容易出現「結構凌亂」的問題,因為每一個概念都想塞進投影片中,導致內容過於發散,雖然跟主題有關,但又好像沒有太多關聯。
當「核心概念」確定後,「素材」是否要被放進「投影片」就有了「篩選」的依據 :
- 「這個概念跟 Problem Statement 有關嗎?」
- 「這頁投影片對於 Core Value 有幫助嗎?」
如果答案是「否」,那這些素材就不需要被加入投影片中。
下圖是我在準備今年 HelloWorld Dev Conference 時的大綱 :
在收集想法時,先發想並確認左半邊的「核心概念」,再逐漸向右半邊發散自己的想法,由於「核心概念」已經確立,在發想時能有「邊界」來確保自己的素材是緊扣主題的。
製作投影片前,先確定「核心概念」的第二個好處是:有助於吸引觀眾的目光。
我認為在簡報的前幾頁就明確地點出 Problem Statement 及 Core Value,能夠給聽眾傳達一種「俐落」的印象。
當聽眾在簡報剛開始的階段,就能掌握重點及能解決的問題時,才會有興趣跟著講者的腳步繼續前進。除非鋪陳階段的故事性極高,否則過長的鋪陳容易讓聽眾的注意力流失。
製作投影片的「分鏡稿」
過去在做投影片時,常有個壞習慣 : 「一頭栽進 PowerPoint 中」。
想到什麼內容,就先做一頁投影片,做到一半發現排版歪掉了,稍微調整一下。半天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這種做法除了「效率不佳」外,還有個問題:
很容易在投影片完成後,出現「頭重腳輕」、「架構鬆散」(講的東西似乎沒有什麼關聯)的問題。
在 Ted 人氣講者這樣做搶戲投影片 書中建議可以用「便利貼」的方式來製作投影片的「分鏡稿」:
- 每一頁分鏡稿透過「文字」或「塗鴉」的形式,描述該頁投影面想要傳達的內容。
- 使用便利貼做為投影片的載體,能以俯瞰的視角,了解目前投影片間的關聯性。能隨時「自由挪動」,確保整份簡報的流暢度。
我非常喜歡「投影片的分鏡稿」這個概念,先以「分鏡稿」確認整份投影片的骨架和大綱後,再以簡報工具製作投影片,實際運用了兩三次後,對於投影片的製作效率和品質有了顯著的提升。
相較於實體的便利貼,我選擇採用數位工具 Excalidraw 來達到相同的目的:
- 具備「自由調整順序」的功能
- 能以文字或圖像來描繪投影片的草稿
容我透過今年 HelloWorld Dev Conference 的分鏡稿來說明:
在製作分鏡稿時,有幾個必要項目:
投影片的核心概念:
在每一張分鏡稿的旁邊,以簡短的文字描述該頁投影片想要傳達給聽眾的概念是什麼?
投影片的草稿 :
針對前一項設定的核心概念,以文字或是 Icon 的形式,大致描繪呈現方式,不需要過於精細,看得懂即可。投影片的配色、排版,等到分鏡稿完成,進入投影片製作階段再來擔心。
投影片間的轉換 :
有時候投影片完成後,單一頁看都沒有問題,但是實際在報告時,兩頁投影片之間的轉換會「卡卡的」,通常是在準備時沒有考慮到投影片間的「轉換」。因此我會在部分投影片之間加入「轉場」的說明,確定投影片之間的切換是流暢的。
透過「分鏡稿」的概念,搭配 Excalidraw 數位工具來製作投影片的大綱,對於投影片的品質和效率都有很大的提升,是我今年很大的收穫。如果你對於這部分的內容有興趣,歡迎留言或來信交流,我很願意分享更完整的做法和實例。
投影片的呈現方式
一頁投影片中,究竟要放多少文字才是好的?
有些人認為投影片要有足夠的資訊,分享完後能充當「文件」的角色,達到知識傳播的效果。但也有人認為投影片不應該喧賓奪主,過多的文字會干擾聽眾聆聽講者。
在今年的分享中,我做了一個實驗:「試著把投影片內的文字降到最低」。
讓我們來看看實際的差異,這是 2023 年我在 DevOpsDays Taipei 2023 的投影片:
而這是今年的投影片 :
相信你可以明確的感受到兩者的差異,在今年的實驗中,我放棄了繽紛的投影片模板,選擇「白底黑字」,也盡可能地以「圖像」來取代「文字」。
(如果你想看看完整差異,附上 2023 和 2024 的簡報連結)
我試著讓「投影片」成為簡報過程中的「輔助」,當文字量減少時,能不能依靠「講者」的說明,搭配「容易理解的圖像」,讓聽眾的吸收率更高?
那麼實驗的結果如何?讓我們來看看聽眾的回饋:
不論是質化或是量化的回饋,看起來都挺正向的。
然而,在實驗的過程中,我也留意到「投影片」文字下降的幾個缺點 :
分享時需要更高的專注度:
投影片中的文字,在報告時其實同時扮演「備忘稿」的角色,當文字量減少時,意味著需要花更多的心力,確保自己在報告時能精準的呈現自己原先設定的內容。
投影片的重用性降低:
降低投影片內的文字,有助於現場聽眾更專注在「講者」身上。但後續要進行傳播時,投影片所提供的資訊量是不夠的,需要搭配共筆或是其他文件。
整體來說:投影片文字越少,對於現場聽眾的專注力提升越有效。投影片資訊越多,對於跨時空的傳播越有效。如何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投影片的文字量,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活動當天
熟悉環境
活動前,可以先到演講場地晃晃,熟悉場地有助於緩解緊張。
同時可以確認現場的設備,今年的 DevOpsDays 抵達會場後,才發現我的場地並沒有提供講者螢幕,所以沒辦法在報告當下看到「下一頁投影片」,個人覺得對於分享的流暢度影響蠻大的。還好今年是第二天才分享,回家後還能花點時間記投影片的順序。
如果有自己攜帶簡報筆,記得提早請場控人員幫忙安裝驅動程式。
準備一點小食物
我在報告前特別容易緊張,在上台報告當天,基本上在報告前完全沒有胃口。一直都很羨慕上台前泰然自若的人,
去年第一次在 DevOpsDays 登台前,午餐沒胃口,只有狂灌咖啡,報告完直接胃痙攣,痛到整個人縮起來。
今年學乖了,隨身攜帶一個小餐包,午餐時間咬個一兩口。
如果像我一樣是個報告前容易緊張的人,可以預先做好準備,確保自己以最好的狀態登上舞台。
留意分享時間
我在分享時沒有寫備忘稿的習慣,加上投影片的文字量又縮減了,所以非常仰賴臨場發揮。
在 DevOpsDays 中表定 40 分鐘的分享,事前練習約 38 分鐘,但當天只有講 34 ~ 35 分鐘就結束了。
如果習慣不背稿、追求自然分享,要特別注意在正式分享的場合,容易因為腎上腺素帶來的興奮,讓語速變得比平常更快、或是漏掉一些原先設定的內容。在事前練習時,可以多準備一些內容,作為緩衝。
報告後的回顧
在分享完成後,終於能鬆一口氣了!
第一次面對聽眾來交流,總覺得是「回答聽眾的疑問」,但參加了幾次後,發現這也是個很棒的「雙向交流」場合!當聽眾會拋出某個問題時,代表他是在意這件事情的,很適合趁機請益對方是怎麼做的? 是否有一些心得?
如果有提供線上共筆,可以在報告結束後,看一下現場聽眾是如何理解這場分享的,如果聽眾所列出的重點,與事先規劃的 Core Value 相同,代表此次的傳達是有效的!可以維持投影片及分享的風格。
反之,如果共筆沒有內容,或是凌亂不堪,代表這次的主題設定、核心概念或是投影片可能需要做調整。
結語
對我來說,每一次的分享都是一次挑戰,除了胃痙攣外,也曾經在上台前緊張到躲在男廁平復心情。
希望能透過這次復盤,紀錄自己今年的心得與收穫,期待未來的自己能持續精進「分享」這項工具,也希望這些經驗能為你的分享之路點亮些許光芒。
如果有任何想法或問題,歡迎留言與我交流,讓我們一起在分享的路上越走越遠!
我會定期在部落格分享不同主題的文章,目前包含:
- 職涯心得
- 個人成長
- 筆記軟體 - Obsidian 教學
- 技術相關 (
K8S
,DevOps
,軟體測試
…)
如果你想第一時間接收到新文章,歡迎你訂閱我的電子報!
感謝你的閱讀,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