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獨自練習、記得隨波逐流、時間再利用、重複曝光效應

Posted by MingLun Allen Wu on Thursday, October 26, 2023

What Resonated This Week

1 - 獨自練習

#Thought

正確的習慣,從自己做起。

最近正好在替新人 Code Review,因緣際會下看到了 “從 Code Review 的小事看到大事 by William Yeh",其中提到了一段話,看了很有感覺 :

想要養成領域知識,需要自助加上人助。

寫 PR, 用 Board 進行工作管理,這些事情不見得團隊中的所有成員都能接受。

每個人的工作習慣不同,有些崇尚自由奔放,若非要套用看板管理,反倒降低了工作效率。

就以 Pair Review 來說,PR Description 該如何撰寫? Pair Review 應該要是橡皮圖章,還是應該要好好閱讀?

對於自己覺得不錯的策略,該如何去推行,這是一件需要練習的事情。

曾經想過該怎麼做,才能讓團隊成員都接受? 過去的我總覺得「如果團隊成員不接受,代表這策略不夠好」,我就不應該去做。

後來發現其實與「自信心」有關,當你真心相信這件事情是值得去做的,那其他人怎麼看,意義並不大。

然而,如果是共同協作的場景,面對其他夥伴的工作流程不同時,該如何衡量自己該「堅持」或是「放行」呢?

我覺得 Medium - Conflict in code review: What to do when you disagree 寫得蠻好的 :

If the disagreement is about preference (coding style, structure, etc), I don’t push too hard for my way. I just treat my comments as suggestions the engineer can take or leave.


2 - 記得隨波逐流

#Thought

我不太習慣主動追求刺激感,當生活中出現選擇題時,我通常會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選項。

放假時,我喜歡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然而,有時候會進入一種負面狀態:開始覺得生活少了點什麼,當平日和假日都做著類似的事情,似乎假日的「休息感」也隨之降低了。

通常進入這種狀態時,就該一個人出去旅行了。

但不禁好奇,為什麼旅行能夠緩解日常生活的疲乏感呢?

旅行的過程,需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圈,沒有機會選擇習慣的場域,勢必會面對新的刺激,正是這些刺激讓心靈有不一樣的狀態。

最近讀到的「卡片盒筆記」提到 :

當我們把工作的方式設定的太僵硬而沒有彈性時,如果情勢有了變化,我們就會被卡住,眼睜睜看著情況朝自己無法控制的方向發展。

面對繁雜事項時,我們可以制定計劃來提高自己的生產力。但是當面對「無法事先預設」的事情,例如生活、靈感、健康,硬要套上「計畫」,似乎只會讓自己陷入「卡住」的境界。

想起之前在某集 Podcast 聽到的 : 對於人生的事件,到底該選擇順應時勢?還是走出自己的路呢?

面對大方向,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向;但前往遠方的路程,順著人流走,不要對每個細節鉅細靡遺的設定方向,保留一點隨波逐流的空間給自己吧!


3 - 時間的再利用

#Concept

Source : 劉軒的 How to 人生學 - EP263

在這集 Podcast 中,來賓提到時間有很多種使用方式,絕大多數人都是「只用一次」,但在某些情境下,可以將同一段時間「用很多次」。

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可以將同一段時間用很多次呢? 在 Podcast 中來賓提到幾種方式,但我個人聯想到最近剛讀完的卡片盒筆記。

在我們針對某項任務在研究、攝取知識時,因為已經「預先設定目標」(例如我想要研究 XX 平台的策略),所以攝入的知識可能只有一小部分對「當前目標」有幫助,其餘的知識只是「暫時」無法派上用場

在傳統的筆記思維,只要跟當前任務無關,這些資料就沒有意義,可以直接忽略,但卡片盒筆記的想法則是應該要用標準化的格式,收進知識庫中。

因為已經花費時間去閱讀、理解資料,將資訊收集至知識庫中,才算是對時間最好的利用。


4 - 重複曝光效應

#Concept

Source: 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

「重複曝光效應」指的是人類會把「熟練度」和「技能」混淆在一起。

當我們重複做相同的事情時,大腦會產生「其實我們很擅長這件事情」的錯覺,但「感覺」其實和「現實的表現」完全是兩回事。

我覺得這個效應很容易出現在「分工明確」的職場,舉例來說:當我在公司負責 CI/CD Pipeline 的維運,因為每天都在做這件事情,會產生「我就是 CI/CD 專家」的感受。

或許在公司內部,確實沒有人更熟悉流程、痛點,但如果把視角放到整個業界,是否還會是專家呢? 我抱持懷疑態度。

這個效應帶給我的反思:不要把「熟練度」誤解成「專業」,過度習慣一個體制,如果沒有自己警覺,是會造成成長停滯的。



See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