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Resonated This Week ?
#1 - 提高產出的秘訣
Source : (Book) 流量寫作密碼:日本暢銷書編輯破百萬點閱的寫作指南,自媒體時代必備的寫作力
自從開始 Weekly-Reflection 計畫,我希望能夠藉由「寫作」來練習產出資訊。
只是我沒有想到:這真的很難。
我打開編輯器,打出一段文字後,推敲修改、刪刪減減,如此循環一小時後,內容仍是寥寥數行,最後帶著對自己的失望,關掉編輯器。
剛開始寫作時,大概有六成的時間都處於這種狀況:充滿抱負的開頭、歷經掙扎、最後帶點遺憾的離開。
閱讀「流量寫作密碼」時,提到了一個概念,改變了我寫作的方式:
寫作時,把自己切分成不同的角色:「天真的寫作者」和「嚴厲的編輯」
「天真的寫作者」意味著「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而「嚴厲的編輯」則是嚴謹的檢查文章中有無贅字、概念是否連貫。
我覺得關鍵就在:不要在寫作時,同時讓這兩個角色出現。
過往當我在產出內容時,常常會在腦海中構思一個點子,接著馬上評斷、否決自己的想法,如同寫作時,寫一個句子,就開始思考:「這段文字是不是有點詞不達意?該怎麼修正才好」。
這樣的做法相當耗神,而且當我終於產出一段文字後,我的大腦已經精疲力竭。
實際將這兩個角色拆開後,明顯感受到自己過去寫作時的凝滯感降低許多!在「寫作者」模式,讓自己的文字隨著思緒自然流動,就算寫出口語化的贅字、重複的連接詞也無所謂,因為後續還會有「精修」的流程。
由於「寫作者」無所顧忌,對於「編輯」來說,能夠擁有大量的素材進行精修。
我發現不只是「寫作」,所有的「知識產出」行為都很適合拆分「寫作者」和「編輯」,我自己套用這個概念後,自覺「產出」效率有顯著的提升。
#2 - HQ&A 筆記法
Source : 如何透過 Obsidian 幫助知識工作者寫作 ? 分享我的 Obsidian 寫作流程
在實際寫卡片的當下,不要寫一個概念就新增一則筆記。而是在同一則筆記當中,將每一個概念分別用 HQ&A 筆記法的格式寫下來。
前陣子開始接觸到「卡片盒筆記」(Zettelkasten) 的概念,我很喜歡它將筆記拆分為「一則概念」的大小,並且藉由連結這些「概念」,來創造知識間的連結。
我試著在 Obsidian 中實作,卻發現遇到兩個問題 :
- 太麻煩!當我需要做筆記時,還需要思考如何拆分筆記。
- 拆分的筆記,到底該如何精準命名?
在朱騏的這篇文章中,提到三個很棒的概念:
- 寫筆記時,不用拆分成很多則筆記,而是透過章節劃分
- 寫筆記時,不需要在當下就按照概念分拆筆記
- 將「相對獨立的概念」單獨記錄在一個小節
- 藉由 HQ&A 方法找出「概念」筆記的標題
- H (Highlight) : 記錄的重點、感想
- Q (Question) : 如果這些 Highlight 的內容是一個「答案」,那麼「問題」會是什麼?
- A (Answer) : 用自己的話來回答問題,這個答案,通常就會是很棒的筆記標題。
- 在閒暇時刻,再把這些 HQ&A 的小章節,各自拆分為獨立的筆記,並且建立適當的連結。
對我來說,這種作法兼顧了「寫筆記時的效率」和「卡片盒筆記的連結」,推薦給卡片盒筆記的愛好者。
#3 - 回饋的價值
如果問我在網路上發表文章至今,什麼時刻最有成就感?
我的答案是:當陌生讀者主動聯絡,產生互動的時刻。
這種感動,我曾經歷過兩次,都是在 FB 收到陌生訊息,因為看到某篇文章而有所共鳴(有些人是遇到問題),希望能夠進一步聊聊,記得有位讀者甚至還通了半小時的電話。
儘管曾看過一本書提到,寫作的關鍵在於:「你能寫出多少沒人按讚的文章?」,但是對我來說,因為文章而產生的互動,會讓我感覺:原來我所寫的內容,是確實能帶給別人一些刺激的。
因此,我不禁開始反思,既然身為作者的我,會渴望讀者的回應,那麼扮演讀者角色的我,是不是可以多做點什麼呢?
最近當我讀到不錯的 Blog 文章時,如果作者有提供留言機制,我開始嘗試給予我的回饋或是感想,目前收到的作者回覆也都相當友善。
我想對於知識產出者來說,收到讀者的回饋都是正向的吧!希望藉著這樣的互動,建立一種正向的能量傳播 (笑)。
#4 - 被「測試」拯救了!
六月上旬,一位部門同事離職了,在他離職前一天,主管指派我負責接手其中一個項目。
在一天內接手完全陌生的項目,姑且先不論這樣的安排是不是有點怪味,我比較在意的是: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項目,我該如何 Dive in ?
除了基本的 README
要寫好,在後續 Trace Code 的過程中,我發現「Testing Case」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在口頭交接時,通常會著重在「設計緣由」、「項目如何劃分」等比較 High-Level 的「理念」,畢竟你需要先了解設計者的「理念」,才能用相同的視角去了解程式碼。
而底層的實作細節,可以藉由閱讀 Code 來了解,只要不是 Ninja Code,通常不會有太多問題。
我覺得真正缺乏的是:「這些封裝好的模組,彼此是如何互動的?」,這件事情不見得會被完整記錄在文件中 (就算有,可能也不完全),卻難以在口頭交接的場合一一陳述。
但在 Testing Case 中,為了要測試元件的行為,通常會從「元件預期被執行的方式」去撰寫測試,這意味著在 Testing Case 中,其實蘊含著:「作者希望這元件如何被執行」。
而這件事情,對於新加入的開發者來說,其實是非常好的 Entrypoint。
這一次,可以說我被 Testing Case 拯救了。
我也開始反思,如果未來轉換工作,我手上的項目該如何更好的交接給其他人呢?
我想是時候規劃測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