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Resonated This Week ?
1 - 有效率的溝通
最近在工作中常遇到自己討厭的狀況:被類似的事情打斷思緒。
因為團隊負責的系統出現狀況,在工作時常常會收到訊息或是電話,請求排除障礙。這讓我感覺自己的思考是「破碎」的,許多排定的開發項目都因此被影響。
處理這些問題,其實都有一些固定的流程,當別人提出問題時,只需要按照這個 SOP 處理,通常都能解決。
有趣的是,這些 SOP 通常都只存在工程師的大腦中,沒有人想要寫成文件,大家總是覺得:要把這些東西寫成文件,真的有夠麻煩,我還不如直接去幫忙處理比較快。
在寫程式時,常會聽到一個原則 DRY (Don’t Repeat Yourself) :
當同一段程式碼你已經寫第三次時,就應該要做一些處理。
我想「溝通」也可以套用這樣的概念 :
當同樣的流程,你已經重複跟第三個人說明時,是時候將這些內容好好的撰寫成一份文件了!
雖然體感上寫文件會比較久,但實際上,由於無法掌握在未來是否會有其他人需要,實際上撰寫成文件是比較快的。
如果寫成文件後,你還是會被相同的事情煩擾時,我想只剩下兩個可能:你該好好練習寫文件,或者是…你該好好處理煩擾你的人。
2 - 以迭代來突破拖延
Source : (Medium) 創意筆記 - # 創業筆記(一):休學創業學到的七件事
Code 一開始寫得醜沒關係,未來再重構就好了。用戶會不會用,比 code 乾不乾淨重要一百倍,如果一個功能用戶就是不會用,code 寫得再好也是浪費時間。
近期工作上有個功能被我延宕了許久,明明是自己很期待的項目,但卻拖延了好長一段時間。
仔細思考了這段時間的狀態:我在心中有個「理想的願景」,希望程式碼的框架、品質要達到某個程度,所以希望能夠有一段夠連續、有品質的時間來進行開發,如果自覺狀況不對,就一直往後拖延開發。
一個多月過去了,我還是沒有找到真正合適的時機動工。(苦笑)
我曾聽過一個說法:「拖延症」的成因,其實源自於內心的「理想」與面對的「現實」出現了落差,想做的太多、能做的太少,最後期待與現實的落差,導致你裹足不前。
先做再說!針對現在所擁有的資源,訂立一個「可達成」的小目標,先確保這個目標可被達成、能夠派上用場,再將獲得的 Feedback 轉換成下一次迭代的動力。
3 - 反思帶來的自在
這是 Weekly Reflection 寫作計劃的第三篇文章。
寫作至今,我發覺自身有幾個小改變:
有意識地攝取資訊
因為每週都希望能寫些東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會更積極的提高自己的「資訊攝取量」,希望累積更多素材。
在閱讀資訊時,也開始會試著問自己:「我對於這些資訊有什麼感覺?」,我覺得這對於「培養自己的觀點」有很大的幫助。
Related : (Medium) 邁向資深工程師之路:凝練自己的觀點
將情緒轉換成經驗值
面對日常所發生的事件時,我開始會用「反思」的角度去思考「未來怎麼做會更好」。
相較於將關注點放在當下的情緒反應,我發現「反思」能夠讓你專注在「未來的影響」,這讓我在面對生活中的事件時,能夠以更自在的態度面對。
舉例來說,當我在工作上出包時,過去的我可能會現在負面情緒中:「我怎麼會沒注意到這件事情?」,現在可能會變成:「我該怎麼避免這件事情再次發生?」,當我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改善客觀的事實時,我發現自己比較不會受到情緒的影響。
4 - 讓大腦享受學習的秘密
Source : (Youtube) 讓大腦享受學習的秘密 | 停止拖延、創造樂趣、有效輸出
混亂又沒有成果,是因為我們沒有事先定義屬於自己的學習地圖。
知識是非線性的網狀結構。在學習知識時,不見得所有知識都像是課本一樣已經編排好學習順序,有時候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無法掌握自己的所在位置,學著學著,容易出現迷惘感。
這讓我聯想到自己準備 Leecode 的過程,Leecode 的題目編排是隨機的,第一題和第二題所需的概念截然不同,當我照著題目編號準備時,其實挫敗感是很重的,因為我不了解自己在這些題目中,會如何累積自己的知識點。
後來在無意間看到 (Youtube) My Brain after 569 Leetcode Problems,顛覆了我對 Leecode 的想像!
在影片中,作者提到了「建立知識地圖」的重要性,他將 Leecode 的概念整理成 RoadMap (非常推薦有在刷題的朋友看看這份 RoadMap !)
我實際嘗試後,發現過去對於知識的迷惘感減低很多,同時能夠有效降低學習時的拖延症候群。
(雖然 Leecode 還是刷沒幾題,持續努力!)
5 - 避免無謂的附和
Source : (Medium) - # Cut out these 11 habits if you want more respect
This (Not Too fast to agree) doesn’t mean you need to be combative and unpleasant. But agreeing to everything and everyone is like adding water to paint.
曾經,我會覺得在溝通時,適度地點頭、給予反應是一個禮貌的表現。但後來自己在台上時,其實關鍵根本不在於是否有給予反應,重點是「投入的程度」。
否定你的論點,但是能夠跟你侃侃而談,談論雙方觀念的落差。還是一直點頭,沒有提出任何問題?
溝通時,「全盤接收」跟「沒有思考」帶給人的感覺相近,真正投入的人,是不會作出無謂的附和的。